“驴友”、“铁人”等名词被人们越来越熟知。最近,一篇《自讨苦吃,老少何以泾渭分明?》写出了这群“吃苦主义”的心声。人们望而生畏,而这些喜欢“找苦吃”,乐于“吃苦”,享受“吃苦”的健身爱好者表示:苦项目带来的甜滋味无法言语;而很多人不是不能吃苦,而是缺少迈出第一步的勇气。
62岁的长跑协会会长:先苦后乐 生活运动都如此
杭州老人袁士华今年62岁了,前几天,他刚刚带队10多人从临安赶到杭州,参加第22届杭州国际马拉松的比赛。
从1987的第一届杭州马拉松比赛开始,袁士华一届不落。今年,他跑的是6.8公里的“小马拉松”,这在天天坚持锻炼的老袁看来,很轻松。去年,他还和其他24名爱好者一道,从临安骑车到了北京,行程1800公里。
老袁最喜欢的是跑步,爱好健身。1987年,在他的努力下,临安市长跑协会正式成立,老袁担任协会会长。
苦项目但情有独钟?老袁说,在上世纪80年代,那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,“当时没有什么商业的健身房,人们可以选择的健身活动很少,跑步最简单最方便。”老袁说,跑步对当时爱好运动的他来说是最经济的,有双合适的鞋就可以了。
坚持跑步,老袁也享受其中的乐趣。“业余生活有寄托,身体健康。”老袁说,跑步成了习惯,是一天生活的享受,不跑就不舒服,感觉不对劲。
“别把运动看得太苦太难,先动起来再说。”老袁说,他经常这样劝导别人开始最为艰难的第一步。
28岁的“老驴”“青牛”:抬头的一瞬间 享受说不尽的快乐
“青牛”从事工程设计,但是彻底的户外运动发烧友。2005年10月,“青牛”的第一次户外经历就是和一群“驴友”徒步徽杭古道。
负重徒步,身体的疲惫被周围清新的空气一扫而光,心中却是极度的兴奋。这种身心的极端反差,让“青牛”和很多户外体验者一样,疯狂地爱上背包“自虐”。
最为震撼的户外经历是穿越库布齐沙漠。旷野的凄凉,给人的是孤独和恐惧,但奇迹出现了,“一天,突然一抬头,眼前出现了一条河,非常壮观。”疲惫不堪的“青牛”和同伴们被眼前的景色震住了。
喜欢户外,用自己的双脚去探寻的感觉让“青牛”心动不已,那种身体极端“自虐”之后,一抬头,是无法预想的景色。那一刻,让“驴友”死心塌地。